为什么突然把这个事放在首页, 因为下面有个案例让我头皮发麻, 我想,更多女性需要知道,如何让自己不被坏人盯上, 不喜欢看文字的,就直接看图吧。
HPV的全称是人乳头瘤病毒,不是艾滋病,而艾滋病的简称为HIV,HPV和HIV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毒。具体分析如下:
1.HPV:HPV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环状DNA病毒颗粒,HPV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和侵犯女性生殖道,使女性宫颈上皮出现明显的增生。低危的HPV病毒可能会引起良性的肿瘤和疣,如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持续性高危HPV病毒容易引起肿瘤,比如宫颈癌、乳头瘤等。HPV病毒一般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还可能会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生活用品来进行传播。
2.HIV: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单来说就是艾滋病。HIV病毒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将人体免疫系统当中最重要的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HIV病毒会引起慢性传染病,通常会出现发烧、肌肉疼、关节疼、嗓子疼、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HIV病毒一般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划重点:通过性传播,不滥交,远离那些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狐朋狗友,不然和她们经常聚在一起,自己迟早会变成别人的猎物。
姐妹们,咱就是说,出门在外,不管是同事聚餐、朋友聚会,还是啥不熟的人组的局,有时候会遇到那种“盛情难却”让你喝酒吃饭的场面。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又怕得罪人、怕被说不合群、怕场面尴尬...
打住!听我说:你的安全和感受,比啥“面子”都重要一万倍! 学会拒绝,不是不给脸,是保护自己!今天就来点超实用、接地气的招儿,让你体面又硬气地躲开不想去的酒局,特别是那些让你不舒服的“劝酒局”!
招数一:把“身体原因”当万能挡箭牌(贼好用!)
“真不行,姐/哥,我酒精过敏,一滴就浑身起疹子/喘不上气,医生严令禁止!” (表情要痛苦+真诚,最好带点后怕) “哎呀,别提了,最近胃病犯了/在吃头孢(消炎药)呢!医生千叮咛万嘱咐,沾酒等于找死,真不敢!” (摸摸肚子,一脸无奈) “今天真不巧,感冒了/大姨妈驾到,浑身没劲,只想喝热水,酒是真碰不了,饶了我吧!” (蔫蔫的状态,带点可怜巴巴)
重点: 说的时候语气要斩钉截铁,别犹豫!也别解释太多细节,越简单越真实。把“医生”、“药”、“过敏”这些词搬出来,一般人都不好意思再硬劝,毕竟谁也不想摊上责任。
招数二:搬出“家里管得严”这座大山(尤其适合年轻妹子)
“我妈/我爸/我男朋友管得可严了,下了死命令必须几点前到家,要是知道我喝酒/在外面待太晚,非得打断我的腿/吵翻天不可!” (配上一点“怕怕”的表情) “家里有门禁,到点必须视频打卡,真不敢晚,更别说喝酒了,回去味儿都藏不住!” “家里老人/小孩等着我照顾呢,得赶紧回去,真不能待太久/喝酒。” (显得你特别有责任心)
重点: 把“锅”甩给家里人,显得你不是不想去/不想喝,是“身不由己”。一般有点分寸的人,听到你家里管得严,也就不好再强求了。
招数三:直接了当 + 提前铺垫(适合稍微熟一点或你想更干脆)
(提前说):“先说好啊,今天我真不能喝酒,一会儿还得开车/处理点急事/明天要早起。” (一开始就亮明底线!) (被劝时):“心意领了!但我今天真不想喝酒,我就喝点果汁/茶水陪大家聊天哈!” (微笑但坚定,别伸手接酒杯!) (对付死缠烂打):“哥/姐,我真喝不了,您再劝我该难受了。您喝好,我以茶代酒敬您!” (把杯子端起来,把话题岔开)
重点: 态度要大方、坦然!别觉得不好意思,不想喝就是不想喝,这是你的权利!提前打招呼能省掉后面很多麻烦。
招数四: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感觉苗头不对,赶紧溜!)
“哎哟,突然想起来还有个急事/家里有点事,我得先撤了!你们慢慢玩!” (别等喝开了再说!感觉气氛不对或有人开始过分劝酒,找借口立马走!) “不好意思啊各位,明天一早有个重要会议/考试/事情,真得回去准备了,先走一步!” (理由要显得很正当很重要) (电话遁) 提前跟靠谱的朋友/家人说好,感觉不对劲时让他们给你打个电话“催”你走。
重点:相信你的直觉! 如果这个局让你觉得不舒服、不安全,或者劝酒的人让你很反感,别犹豫,找个借口赶紧离开!安全比礼貌重要一万倍!
核心保命提醒(划重点!): 饮料不离视线! 自己倒,或者看着服务员倒。离开过视线的饮料,千万别再喝! 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加料”?上厕所回来,宁愿开瓶新的! 提前想好“撤退方案”: 怎么回家?最好约好靠谱的朋友接,或者用正规打车软件,别让不熟的人送!把车牌号发给信任的人。 告诉信任的人你的去向: 跟闺蜜、室友或家人说声跟谁去哪,大概几点回,保持联系。 别怕“扫兴”: 真正尊重你的人,不会因为你拒绝喝酒就觉得你扫兴。那些因为你拒绝就甩脸子、说难听话的人,更不值得你在乎!远离这种人! 你的身体和感受,你做主! 不想就是不想,不需要理由!拒绝是你的权利!
最后唠叨一句: 姑娘们,社会是挺复杂,咱得长个心眼儿。别为了所谓的“人情世故”、“不好意思”就把自己置于危险或不舒服的境地。学会拒绝是成长的必修课,更是保护自己的铠甲!
大大方方说“不”,理直气壮保护自己!你不欠任何人一杯酒!安全回家,比啥都强!
最好的科普就是把案例直接甩出来,这比天天叮咛嘱咐一万遍都有用,如果身边也有在乎的女性,记得转给她,保护好自己,坏人才没有机会!
本文系网络科普文,无任何不良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