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1|回复: 2

越说越崩溃,安慰人时这8句话千万别说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升级   100%

1158

主题

14

回帖

433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31
发表于 2025-1-7 1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好朋友情绪崩哭得很伤心,结果你一安慰,朋友更伤心了......又或者,自己非常气愤地跟爱人倾诉,可是他安慰人的话一说出口,反而让你更生气......



别人的安慰没有在点上,听完反而更加难受;自己在安慰人时,也不知道如何拿捏分寸,甚至束手无策。


f5ffe3184b7d758ad3f74be86cb30ed4.jpeg



(可能昂 我是说可能:会不会是人不对,要不换我这样的处,试试?)


01312eb612efe61652fae1716363916e.gif


我们整理了8句安慰人时千万不能说的话,越安慰越崩溃,快看看你有没有说过?



安慰人时

这 8 句话一定不要说



01

我早就告诉你,不要……


解读:典型的“事后诸葛亮,专打马后炮”。


我在向你展露脆弱,你却将我狠狠踩在脚下,用炮筒对准了我的心口,炫耀自己的高瞻远瞩和先见之明,宣扬“尔等皆是庸才,我就是比你厉害”。安慰者站在高人一等的角度,表面是安慰,实际却为贬低、指责和讽刺



02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解读:我想向你求安慰,你却对我灌鸡汤和讲道理。


强灌鸡汤的背后,是责备我不够努力坚毅;讲大道理的深意,是指责我不够世故豁达。


这个回应之所以糟糕,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它指出的只是显而易见、人人都懂的事实和道理,也是对被安慰者的一种消极表示,因为这是一句人们通常在不知道能说什么时才会说的话。



d3e4782adf2e1052b7654c5840a1e8f9.jpeg

d38f37eea8de9634a005340e90d451b2.jpeg



03

别难过了,多大点事儿……


解读:弱化了感受,否认了情绪存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每一种难过和痛苦都值得被看见、被言说和被认真对待。


研究幸福、主观幸福感和决策心理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在其著作《哈哈佛幸福课》(Stumbling on Happiness)曾说:“情感不仅意义重大,确切地说,情感就是‘意义’本身。”


产生情绪不是因为我过于矫情,情绪就是情绪,是真实存在的体验,弱化和否认情绪,是在否认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本质上说,甚至超过了否认情绪,上升到了否认个人的地步。



fbc2706e1507e991a61efebc05e71ee0.jpeg



04

这个事你应该这么做......


解读:我想和你谈感情,你却和我谈理性。



我想让你帮我舒缓情绪,你却满脑子解决问题。而未经请求的建议,其实是在无视被安慰者的主观能动性,试图控制他们的决定或感受,剥夺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权利和空间,这不仅是在打击被安慰者的自尊和自信,也是在损害被安慰者的自我效能感。


05

你就是太敏感爱多想……


解读:这不是在就事论事,也不是在安慰支持,反而是在人身攻击。


这不仅否认了情绪存在的合法性,同时还否定了被安慰者的人格,强行给被安慰者贴上了“太敏感”“爱多想”的标签,将错误都归责于被安慰者,让被安慰者为自己感到尴尬和自责,因为“这都是你的错”。



706339b191a51a2a9e17ca55d7df100e.jpeg

ba72d0cafc01061149a3dc5d2ea50d36.gif



06

亲亲抱抱举高高,加油!


解读:没有认同、没有倾听、没有在意,只有浓浓的敷衍和冷漠。


一句简单的话,既表达了客套,又暗示了拒绝,不至于让你太过尴尬,也阻止了你滔滔不绝,就差对着你说:打住,别说,我不想听。


07

想想那些开心的事情……


解读:忽略和打断人们想表达的需求。


转移对痛苦的关注确实能缓解痛苦,但是,当人们发起互动、提出话题时,其实是想获得支持和关注,是想与信任的人建立联结,让自己不要再暗自神伤、封闭自我,沉浸在自己的情绪漩涡里。



08

我也是,我比你还惨!


解读:痛苦就是痛苦,难过就是难过,没有高低等级之分,也不是一场“谁比谁惨”的赛跑。



安慰者把焦点转移到了“谁更惨”的比较上,或者把焦点从被安慰者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使被安慰者的问题或感受变得次要,这会让被安慰者感到自己的感受被弱化、被无视、被否认。




c063e600737aa2a863ddb8ba4f09d63d.jpeg

5fb600c19c3851fb6ff5103ecba05f7a.gif


到底怎么安慰人

才真的有效?


到底怎么安慰人才真的有效?有没有一个通用的安慰公式让我们不踩雷区呢?


① 积极倾听


安慰的艺术其实是共情的艺术,是一个让自己和对方产生情绪共鸣的过程,而实现共情的前提,就是积极倾听。


当一个人积极倾听另一个人的烦恼、畅想和愿望时,就相当于表示:你和你说的东西都很重要,所以,我要很专注地听你说,我愿意带着开放的思维来听。


② 别急于安慰


关心则乱,很多时候,因为安慰者太急于将被安慰者拉出消极情绪的泥沼,往往容易不假思索地采用否认现实、否认情绪、否认想法、帮忙解决等方式来转移被安慰者的注意力,却阻碍和干涉了对方的情绪感受和表达,反而让被安慰者难上加难。



25a98c53b2131559dd6fa9ef6f1aa710.jpeg

ec487ac0f0ac50e268af4c482996612d.jpeg

[color=rgba(0, 0, 255, 0.93)]
③ 练习提问细节


如果你不太擅长安慰他人,可以先从提问细节开始。


被安慰者在讲述中,不但能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同时能让自己从当事者的身份抽离出来,以观影者的视角回溯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变得更加冷静、客观和趋于理性。


提问细节有一些简单通用的切入点和句式,例如:


  • 询问事件: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说的?


  • 询问想法:对此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可以怎么做?你希望他怎么做呢?


  • 询问感受:你对于……有什么感受?这件事对你有何影响?怎样能让你感觉更好?




提问细节只是积极倾听的第一步和促成共情的敲门砖,但这简单的一步,就能给被安慰者带来抚慰和疗愈。


安慰是种表达友爱和关怀的行为,所以,如果有人勇于向你袒露脆弱时,不用担心自己是否嘴笨、是否说错,只要秉持着关怀的本心将话筒交给被安慰者,做一个陪伴者就能实现目的。



2b93ac4370e6a675a879e34186985c10.jpeg



▲图源:《静雪》

参考文献:



[1]《有效的安慰》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2]《恰到好处的安慰》凯尔西·克罗



「有用就扩散」

本期封面:


cd0e0a1be4a948c8e0600821f6fe80bc.jpeg

来源:科普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72%

0

主题

13

回帖

3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6
发表于 2025-1-7 10: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的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2%

0

主题

18

回帖

4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6
发表于 2025-1-7 10: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 收益 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苏州通论坛

GMT+8, 2025-4-29 00:19 , Processed in 7.34077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