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眼探消防,致敬“火焰蓝”:记录三六六小记者走进苏州消防救援队开展沉浸式研学活动11月1日,苏州消防救援队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三六六童眼小记者团”。围绕“消防车能装多少水”“如何安全逃生”“消防服为何如此沉重”等孩子们最关心的问题,一场以“零距离接触消防,全方位学习安全”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正式展开,让小记者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了丰富的消防知识与难忘的生命教育。
零距离接触:探秘消防装备,感受使命重量活动开始,小记者们走进消防装备区,对停放整齐的消防车充满了好奇。在消防员的引导下,孩子们亲手触摸了比成人小腿还粗的轮胎,观察了车内配备的各类救援工具:卷放整齐的水带、泛着金属光泽的破拆斧、各类灭火装置等,不少孩子还登上驾驶室,体验了一次“消防驾驶员”的视角。消防员介绍,不同消防车的储水量与功能各异,例如水罐消防车通常可装载数吨水,以满足不同火场的扑救需求。
活动现场,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了“迷你消防服”穿戴互动。当厚重的外套压在肩头、头盔紧扣于额前,不少孩子纷纷表示:“消防员叔叔穿着这么重的衣服去救人,真的太不容易了。”这份“沉甸甸”的触感,是来自于装备本身的重量,更是来自于消防员肩上所承担的生命责任。
互动学习:掌握消防技能,理解安全规范在消防知识小课堂上,消防员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向孩子们演示了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总结为“提、拔、握、压”四字口诀,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在互动中掌握了初期火灾的应对技巧与火场逃生要点。
随后,小记者们走进消防员生活区,现场观摩了“豆腐块”被子的叠制过程。从铺平、折叠到修整边角,消防员动作利落、一丝不苟,孩子们目不转睛,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一床普通的被子在纪律与规范中展现出方正刚直的形态,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严谨与自律的种子。
实践体验:从观察到感知,从认知到认同在训练场上,小记者们还观摩了消防员的日常训练项目。他们迅速响应、动作精准,展现出过硬的身体素质与专业素养,引得孩子们连连鼓掌。不少孩子在活动结束后表示:“我长大了也想当消防员,帮助别人!”
三六六童眼小记者团始终致力于通过场景化、互动式的实践课程,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与社会责任感。本次消防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了实用的消防知识,通过“零距离”接触消防救援队伍,感受到“火焰蓝”背后的职业精神与使命担当。这场走出课堂的实践教育,真正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感知中成长”的教育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