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不限户籍可领的补贴!
苏州的补贴是非常多的不过有些补贴是限制户籍的补贴要求比较限制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啦苏州不限户籍的补贴小伙伴们快看过来看看自己是否能领取
苏州大市人才补贴
(姑苏、吴中、相城、吴江、高新)✅租房补贴对新引进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期一般为2年。
✅公积金贷款优惠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或第二套自住住房的,贷款额度可放宽至1.5倍,最高可达225万元。
✅AI人才补贴(专项补贴)租房补贴:对新引进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3年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一次性生活补贴:对新引进并连续工作满1年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10万元、3万元、1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交通补贴对全日制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来苏州求职面试的,给予最高2000元一次性交通补贴。按照江浙沪皖地区高校500元/人、境内其他地区高校1000元/人、境外高校2000元/人标准发放。
✅人才驿站为来苏州求职面试青年提供单次3天2晚、累计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
工业园区人才补贴
✅安家补贴园区对来这里工作并符合条件的应届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分别给予800元/月、1000元/月、1500元/月的安家补贴,连续补贴3年。
✅人才优租房符合条件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可申请租住人才优租房,租金仅为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金的三分之二,并可使用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
✅虚拟优租房补贴符合条件的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可申请“虚拟优租房”补贴,其中博士最高1000元/月、硕士最高900元/月、本科最高600元/月。
✅房票补贴针对想在园区“安家”的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按照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分别给予7万元、10万元、15万元、25万元房票补贴。
✅实习补贴青年人才来园区实习的,可按本科生800元/月、研究生1000元/月申请实习补贴,国内“双一流”高校、世界前100名高校的研究生可提高至2000元/月。
苏新购房补贴
✅补贴对象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家庭。新建商品住房不包括人才房、拆迁安置房等。
✅补贴标准补贴购房合同金额的0.5%(以网签备案合同金额为准),取得不动产权证后按程序发放购房补贴。
✅补贴时间2025年5月1日-2025年12月31日(购房时间以商品房网签合同备案时间为准)。
生育津贴
✅计发标准:参保女职工生育津贴=计发基数×职工产假天数
[*]计发基数:职工生育时所在用人单位前12个月生育保险月人均缴费基数÷30
[*]计发天数:顺产的,158天(非婚生育或生育四孩及以上等不符合的为98天);难产、剖宫产的,增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
✅待遇发放生育津贴由参保人员生育上一个月医疗、生育保险关系所在地医保经办机构统一拨付,拨付至对应用人单位。
✅免审即享
[*]按照规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生育分娩时具备生育待遇享受资格;
[*]生育分娩时,用人单位已为其按时足额连续缴费满10个月。
符合条件者“免申即享”,出院时直接刷医保卡即可启动待遇发放!
[*]持本人身份证、结婚证到社区办理生育登记手续;
[*]在苏州生育定点医院刷卡结算分娩费用;
[*]医保部门系统自动识别资格;
一次性营养补助
✅发放标准2025年7月1日及以后生育的女职工,计发标准为2873元。
✅发放到哪无需申请,结付其生育的医疗费用之次月支付。一次性拨付至本人银行账户。
男职工未就业配偶一次性生育补贴
✅计发标准①妊娠3个月内流产的,445元②妊娠3-7个月流产、引产的,1100元③顺产的,4050元④难产的,4250元⑤剖宫产或生育多胞胎的,4800元。
技能提升补贴
✅补贴标准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按规定相应领取不超过1000元、1500元、2000元的技能提升补贴。
✅申请条件参加失业保险12个月以上的企业在职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
失业保险金
✅领取期限凡符合申请条件的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缴费每满一年享受2个月,但最长领取期限不超过24个月。
✅补贴标准
[*]苏州市失业保险金最高标准为2490元/月,最低标准为1733元/月。
[*]失业保险金最高不得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
加发一次性失业金
✅补助对象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的,可以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一次性加发失业保险金。
✅补贴标准申请人生育当月发放失业保险金的3倍
育儿补贴
✅补贴对象: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
✅发放标准: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对于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具体算法见下表:(上下滑动查看)图源中国政府网 我是个凑数的。。。 路过,学习下
页:
[1]